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一本讲述社会建构的著作。作者彼得.L.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

如同作者所说,知识社会学即把人类现实理解为社会建构。作者认为,社会不仅是人的产物,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社会建构就已经开始了。从我们的生活世界到与我们生活世界相关的各类子世界,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分配。而知识分配同时也强化了人们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要产出制度,对制度的客体化和正当化,是人们构建现实社会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制度的客体化和正当化也是人们在现实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社会化包括初级社会化,这更像是一个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所言的从婴儿期到儿童期的过程,即儿童社会人格发展的过程。也包括次级社会化,这更像是社会角色理论,或者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儿童步入成年人后,需要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即是次级社会化的过程。

以上是这本书中的基本观点,作者采用辩证法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来论述社会建构的现实。

如同这本书序言所说,推荐大学生阅读。这本书的观点不抽象,而且也不独特。他的观点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基于当代社会文明体系的观点。能帮助读者构建出一个宽容的、宏观的社会视角。

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从乡镇做题家上来的大学生,总体而言,人文思想是荒芜的,视角是狭窄的。更有甚者,有些孩子的视角甚至是偏激,反文明社会的。阅读这本书,至少可以让这些读者了解,原来人类社会不仅是生活的、多样的,而且是有客观现实的。社会的建构一不是教条的,二不是反人性的,三不是少数人的。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社会学著作,阅读难度不大,既适合年轻人阅读,也适合中老年读者。阅读这本书不需要什么人文基础,它本身就是帮助人们建立人文基础的。


作者:Peter L. Berger, 1929-2017

以下是这本书的部分观点:

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就是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大体上是要研究人类思想与作为其源头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故而它也可以被视为针对思想的“存在决定论”。

与“思想”相比,常识性的“知识”才是知识社会学的焦点,正是这种“知识”构造出了所有社会赖以维系的意义之网。

现实是某些现象的属性,这些现象都是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则是一种确定性,它确证了某些现象是真的并且包含一些具体特征。

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某种“现实”和“知识”才得以凝聚(agglomeration)。

“知识社会学”不仅事关人类社会的“知识”在经验上所表现出的多样性,而且事关一切“知识”在成为“现实”时所经历的社会过程。

曼海姆将意识形态划分为特定的、总体的和普遍的三种类型:特定的意识型态指向对立者的部分观念;总体的意识型态指向对立者的整个观念体系;普遍的意识型态不仅包括我们的对立者,而且包括我们自己的观念。

一个特定的、历史的、社会-文化性的生活世界必然伴随着不可或缺的常识,而所有模式的常识都归属于这样的生活世界。它们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并成为社会共识。这些常识的结构决定了知识的社会分配,以及特定历史情节中特定群体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的知识的相对性和相关性。这些正是相对主义、历史主义和所谓的知识社会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语义场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总体经验中哪些被保存、哪些被遗忘。通过这种积累,一个社会知识库就形成了,它代代相传,被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所继承。

我能够意识到世界是由多种现实组成的。当我从一个现实切换到另一个现实的时候,我会体验到一种冲击。它来自于现实切换所带来的注意力转换,从梦中醒来就是最简单的例子。在各种现实中,有一种现实最为突出,这就是日常生活现实,它的特殊地位使它获得了至尊现实(paramount reality)的称号。

日常生活现实是一个主体间的世界,一个由我与他人分享的世界。这种主体间性将日常生活现实与我所意识到的其它现实鲜明的区分开来。

同日常生活相比,其它类型的现实仅以有限意义域的面目出现。它们是至尊现实的飞地,有着限定好的意义和经验模式。至尊现实全方位的包裹着其它现实,其它现实中的意识不断回溯到至尊现实中,就像是从远游中归来一样。所有的有限意义域都带有一个相同的特征 — 处于有限意义域时,人们的注意力从日常生活中转移开了。

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客体化基本上都需要用语言的符号化来维系,日常生活其实就是我和他人所共享的一种语言生活。进一步说,语言还有可能彻底超越日常生活现实。它能处理有限意义域的经验,并能跨接(span)各个散落的现实领域。

我的日常知识具有关联结构(relevance structure)。它们中的一部分由我个人直接的实用旨趣所决定,另一部分由我在社会中的大体位置所决定。


作者:Thomas Luckmann, 1927-2016

人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量,换句话说,并不存在一种来自稳定的生物学基质、能够决定社会-文化变异的人性。在人类学常量(如世界的开放性或本能结构的可塑性)的意义上,只有当这些常量(如世界的开放性或本能结构的可塑性)的意义上,只有当这些常量决定了人类的社会-文化构造的可能性和边界的时候,才可以谈人性的存在。

人的自我创造永远也必须是一项社会事业,人们一同打造出一个人类环境以及它所包含的所有社会-文化构造和心理学构造,这些构造都不是人类生物构造的产物。

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惯例活动呈现为交互类型化时,制度化就出现了。换句话说,所有这种类型化都是制度。制度意味着历史性与控制力。行动的交互类型化是在共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得以建立的,它们不可能即时产生除了。制度有自己的历史,也是这一历史的产物。

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由人类活动在历史中制造出来的建构物,没有任何社会是完全理所当然的。

制度世界也需要正当化(legitimation),即它需要被解释和被证明。

角色表征着制度秩序。这种表征发生在两个层面。首先,角色的具体表现表征着它自身。进行审判是在表征法官的角色,个体不是在自己的意义上进行审判,而是以法官的身份来做此事。其次,角色表征着一个关于行为的完整的制度网络。

从制度秩序的视角看,角色是客观累积起来的制度化知识的表征者和中转者;从角色的视角看,每个角色都带有社会定义的附属知识。两个视角指向了同一个总体现象,也就是社会的基础辩证法。第一个视角可以用以下命题总结:社会只有在个体意识到它的时候才存在;第二个视角意味着:个体的意识是社会决定的。

制度化分割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离散的社会子意义世界有可能出现。子意义世界建立后,人们在看待社会总体现实时就会有多个不同的视角,每个视角都来自某个子世界。进一步说,一旦某个知识体系被擢升为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子意义世界,它就有能力向自己的制造者施加反作用。

制度化的第一个阶段无须正当化的参与。在此阶段,制度只是单纯的事实,它不需要得到主体间或主体生活史的支持,它对各方来讲都是自明的。可是当制度秩序的客体化被传递到下一代时,正当化问题就必然要出现了。 借助正当化,客体化意义获得了认知的有效性,制度秩序由此得到解释;借助正当化,实际的命令变成了庄严的规范,制度秩序由此得到证明。正当化既包含认知元素,也包含规范元素。正当化不仅仅与“价值”有关,它也始终意味着“知识”。

象征世界构成了正当化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包含着各种理论的传统体系,它们把不同的意义领域整合起来,用一个象征总体来总括制度秩序。在这个正当化层次,对离散的制度化过程的反身性整合达到了顶点。一个完整的世界被创造出来,任何较小的正当化理论都是这个世界的某一侧面。是看待现象的特殊视角。在这个超越和总括了制度秩序的世界中,制度化角色提供了参与世界的各种模式。

维护世界的概念装置本身是社会活动的产品。如果把它们与集体的其他活动隔离开来,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它们。更确切的说,特定的概念装置是否能成功运作与尊作者所拥有的权力有关。与替代性象征世界的对抗其实意味着一个权力问题,它决定了在彼此矛盾的现实定义中,哪一种定义对社会来说才是说话算话的。

现实是由社会定义的,但是,这种定义也是具身的。也就是说,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乃是这些现实的定义者。要理解社会建构的世界在某一给定时刻的状态或是要了解它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人们就必须了解该世界背后的社会组织。只有存在着相应的社会组织,人们才有可能对这一世界进行某种定义。

个体被全面地、连贯地引领进社会客观世界或它的某个部分称为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个体在儿时所经历地第一次社会化。经此过程,个体便成了社会的一员。次级社会化泛指其后的一种过程。它把已被社会化的个体引领到社会客观世界的新领域中。

由于孩子无法选择重要他人,因此他对重要他人的认同就是准自动的。同样,对重要他人的特殊现实的内化是准必然的。在对重要他人的世界进行内化时,孩子并不将它视为多种可能世界中的一种。在内化重要他人的世界时,这个世界是唯一存在和唯一可想象的简单的世界。基于这个原因,初级社会化所内化的世界在意识中要远比次级社会化所内化的世界更加坚实、牢固。

次级社会化是对制度性子世界或以制度为基础的子世界的内化。

如果一个社会具有普遍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矛盾世界,那就会使主观现实和身份认同呈现出一些特殊构型。人们会日渐普遍的意识到所有世界的相对性,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世界,此时它在主观上被视为“某一世界”,而非“唯一世界”。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果:个人的制度化行为被理解为“一种角色”,个人可以在意识中把自己与角色分离开来,以操控的方式来“扮演”它。

“心理学“生成一个现实,现实反过来又成为理论验证的基础。

社会现实不仅决定着活动与意识,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有机体的功能。那些内在的生物功能,如“性高潮”和“消化”,皆是社会建构的。社会也决定了在活动中使用有机体的方式,表现力、步法和姿态都是社会建构的。

编辑于 2023-04-17 17:08・IP 属地上海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