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管氏翅吧) _云南民族大学考研网



管氏(管氏翅吧) _云南民族大学考研网

管氏,管氏翅吧

《管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巨著,书名来自管仲,但并非出自管仲之手。山东理工大学教授、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巩曰国表示,《管子》一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管仲学派代代累积的文章汇总,其中既有管仲思想的记录与发挥,也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运用。

管仲辅佐齐桓公“匡天下”

巩曰国表示,要了解《管子》这部书,需要先从管仲谈起。

从史料记载看,管仲生年不详,于公元前645年去世,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颍上人,即今安徽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之一。

管仲据说是姬姓贵族之后,不过出生时家世已经衰微。年轻时,管仲曾做过商贩、当过士兵、任过小官,但都不太成功。“管鲍之交”的故事为人所熟知。这期间,管仲和鲍叔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鲍叔牙的理解和支持给了他莫大的安慰。管仲和鲍叔牙合伙经商,分钱的时候多拿,鲍叔牙不认为他贪婪,知道他是因为生活贫困;管仲多次谋求做官,但每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有才能,知道他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管仲在战场上多次当逃兵,鲍叔牙不认为他胆怯,知道他是因为家中有老母需要奉养。管仲深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牙也。”

后来,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尊为“仲父”,让他主持齐国政务。他继承姜太公的治国方针,围绕着“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齐国国力大大增强,为齐桓公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最终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各家理论汇集而成

巩曰国表示,关于《管子》的作者,最早人们认为是管仲。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近些年来,学术界倾向于《管子》是管仲学派的著作。

管仲学派崇拜管仲的功业和人格。管仲在齐国为相40余年,他的言行事迹和治国方略,自然会被史官记载。此外,管氏家族的长期延续,使管仲的思想、事迹和有关传说能够在本家族内部世代流传,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外传播。早期管仲学派的成员,根据史官和管氏家族记载和保存的资料,对管仲的思想、事迹进行总结整理,形成了《管子》书中最核心的内容。

齐威王、齐宣王时期,也是齐国文化发展的兴盛期,稷下学宫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史记》中记载,齐宣王的稷下学宫汇聚了来自各地的优秀学者几百人,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学派。这些学者在稷下学宫著书立说、自由议论、相互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巩曰国认为,在这种环境中,管仲学派的学者们很容易受到其他学派的影响。不过,管仲学派的学者们吸收各家理论并非不加选择,他们吸收的都是与管仲的思想和理念基本一致的学说。

自成一家并非杂凑之书

巩曰国介绍,经过管仲学派的代代累积,战国末期,《管子》一书已经形成并广泛流传。从战国末到西汉,《管子》广为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这一时期《管子》还没有定本。我们今天见到的86篇本《管子》,直到西汉末年才由刘向编定。《管子》全书字数约14万,是《论语》的10倍,《老子》的近30倍。《管子》内容之丰富,涉及领域之广泛,很少有其他诸子著作能与之比肩。

巩曰国说,在《管子》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农家等派的言论,还可以看见兵家和医家等派的学说。因此《管子》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正因为这一特点,《管子》到底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一直争议不断。《管子》最初被列入道家,后来又被列入法家。近世以来,又有学者认为《管子》应归入杂家。《管子》虽然包含众家学说的资料,但并非杂凑之书。它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导,那就是管仲的思想与治国理念。

管氏(管氏翅吧)

管氏(管氏翅吧) _云南民族大学考研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管氏(管氏翅吧) _云南民族大学考研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