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考研(河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河南大学考研,河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加入子曰汉硕考研2 4级QQ群:1040447243、25级QQ群:690770988 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考研咨询添加微信:MTCSOL354445(子曰)

扫码进群领取真题

河南大学

354汉语基础——词汇2

01.

基本词汇

1、定义:普通话词汇里,有些词是全民族使用得最多的,一般的生活当中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几乎用不着什么解释的。这样的词是词汇当中最主要的成分,叫做基本词。基本词的集合体叫做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

(1)性质:基本词的性质,可以从全民性、稳固性、作为构造新词的基础三个方面来考察。

(2)凡是要用汉民族共同语来进行交际的人,都必须掌握普通话里的基本词;不论是哪个阶层,哪种行业,总不能不经常使用这些在生活中必需的、在语言组织中不可缺少的词。这就是基本词的全民性。全民性并不等于常用性,所以基本词汇也不等于常用词汇。在基本词当中固然大部分是常用词,但是,第一,有些常用词还没有在语言历史中经过考验,还缺乏稳固性,因此不能看作基本词, 如“牛蛙”、“微波”;第二,有些基本词在古代汉语中能够单用,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不当作独立的词来使用,变成具有构词能力的语素了,但仍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

(3)许多基本词所表明的事物,不但在一般生活中极端重要,而且在社会和语言的历史上有长时期的稳定性。这些事物本身的稳定性,就使得表明它们的基本词也在千百年长时期中生存着。

(4)普通话词汇里,由于反映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地产生许多新词。新词的构造,常常用这些原有的基本词来做构词成分。有许多构词能力很强的基本词,它们本身是独立的词,

这三种性质是相互联系的。基本词的构词能力,实际是由于它的全民性和稳固性而产生的,当然也要随着社会的条件而变化。例如“党”这个词,过去是不属于基本词汇的。到了现代具有一种特殊的新意义,就成为我们生活上必需的词,有了显著的全民性,同时它的构词能力也显著地加强了。以基本词为基础构造出来的许多新词,也有一些进入基本词汇。

02.

一般词汇

1、定义:词汇里基本词汇以外的词语构成一般词汇。

2、分类:一般词汇的成分,除了由古代语言继承下来的非基本词外,依据不同的来源,又可以分为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以及来自别的民族语言及社会习惯语中的词。

03.

新造词

1、定义:新造词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法构成的。新造词表示的事物和概念是新的,它的形式也是新的。

2、意义:近年来,普通话里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的产生,不仅反映了我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扩大并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怎样创造:

①要素:这种新造的合成词,必定是以一些基本词来作为它们产生的基础的。它们的构造,不但要应用原有的材料,而且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这就是新词构成的要素。

②原则:至于新词的产生和成立,必须根据语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这就是:第一,为一般人所普遍使用的。第二,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反映当前社会的发展。第三,能够明确地表达意义,为一般人所懂得的。

③滥造新词:所谓滥造新词,就是任意凑合语素来生造合成词。

这种硬凑起来的合成词,事实上并没有使用 开来,也不是表达上所需要的,而且意义很不明确,它们没有具备新词产生和成立的条件。为了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必须反对滥造新词。

04.

古语词

1、定义:古语词是指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因为它们是从许多文言文中流传下来的,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词。

2、意义:由此可见,古语词是过时的,陈旧的,一般只见于书面语中,同现代普通话口语里的词相对立的。但是书面语一方面服从于口语,一方面又对口语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古典文学和文言作品传播的影响,现代普通话常把古语词吸收进来,并且利用古语 成分作为构词的材料。

3、怎样吸收:

①采取古语词来丰富现代语的同义词

古语词的吸收,常常使得现代普通话词汇增加很多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来反映客观现实当中各种特殊的情况。例如同“早晨”意义相近而有差别的,有“黎明”、“拂晓”;同“准备”、“制造”意义相近而有差别的,有“酝酿”。

②利用古语词来表示讽刺、庄严等意义

现代普通话常常采用一些历史词语或陈旧的词来表示讽刺的意义。例如“土皇帝”、“小朝廷”

现代普通话又常常采用一些古语词来表示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例如“诞辰”、“晋谒”、“忠诚”。

③利用古语词作为构成新词的材料

古代语里的基本词,有很多到现代语里不是独立运用的词,而只作为构成新词的语素。

④应用古话或熟语中的古代词语来构成新词

一些由古话或熟语中流传下来的古语词,经过一定时期的结合使用,有很多构成了现代语里很通行的新词。例如“琢磨”(《诗 经》“如琢如磨”)、“一贯”(《论语》“一以贯之”)、“启发”(《论语》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05.

方言词

1、定义:方言词是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 词。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里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做土语词。方言词或土语词,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全民族的共同性,是同普通话的词相对立的。不同的方言地区在使用词语方面,常常有分歧的现象。

2、北方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关系: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北方话词汇也有分歧的现象,普通 话词汇采取的是北方话中最通行的词。例如:普通话里说“他”,不说“伊”;说“做什么”,不说“做啥子”、“做啥”;说“今天”、“明天”不说“今旦”、“明旦”,“今朝”、“明朝”。普通话词汇从北方话里接受了许多主要成分,因而扩大了它自己的共同性。可是,同时又从其他方言土语当中吸收了许多适用的和需要的成分

3、怎样吸收:

①集合各地的方言词作为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

②吸收方言中表示某些特殊意义的词

例如:“搞”、“垮”、“瘪三”、“名堂”、“陌生”、“蹩脚”、“别扭”等等,它们所表示的那些特殊的意义,在普通话里没有适当的词语来表示,所以把这些方言词吸收进来以补充语言词汇。

③吸收方言中表示人物的生动形象或地方性事物的特征的词

有些意义,虽然普通话里有适当的词语可以表达,但没有像方言词那样表达得形象生动、切合实际,这时也须要使用方言词。有时为了传达人或事物的地方性的特征,也须要应用方言词。

④吸收方言词作为构词成分

有些方言词,普通话不作为独立的词而只作为构词的成分来 吸收,例如“台”;普通话没有单独地说“台”或“台子”的,只说“台布”、“台面”、“台球”、“写字台”等。这种现象一方面也是吸收古语词。因为古语词有很多保存在方言土语中,现代普通话利用了这些古语词来作为构造新词的材料,实际也就是吸收了一些保存古语的方言词。例如厦门话把“没有”说成“无”;广州话把“喝”说成“饮”。

由此可见,不断吸收方言词是使普通话词汇丰富、严密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的原因之一。但是,普通话对于方言词的吸收不是毫无限制的,而是有适当的标准的。在文艺作品里,也必须防止滥用方言土语,以免缩小作品的影响范围。

06.

外来词/借词

1、定义:外来词是指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 的词。由于不同的民族互相交际,本民族语言往往要从别的民族语言的词汇里借用过来一些需要的成分。所以外来词的吸收,也叫做词语的借用。外来词也叫做借词。

2、形式:

①音译的外来词

借用外国或不同民族语言的词,按照它们的声音形式翻译过来,这叫做音译。例如“奥林匹克”、“歇斯底里”、“马达”、“沙发”、“柠檬”等。

②音译兼表义的外来词

音译词当中,也有兼表意义的,这是音义双关的音译词。例 如“俱乐部”、“引擎”、“乌托邦”、“维他命”等。

还有在音译词上增加表义成分的,这是音译兼表义的一种最通行的形式,例如“拖拉机”、“卡片”、“卡车”、“啤酒”等。

③从日本文中吸收过来的借词

近代日本文里,有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新造或意译的词,汉语就按照汉字的形式把这样的词借来应用,这是一种从日本来的借词。例如“场合”、“集团”、“积极”、“消极”等,都是直接从日本文当中借来的。

3、怎样吸收:

①外来词进到汉语里来,往往受汉语的融化,逐渐变成接近汉语的词语形式,就是适合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和词汇双音化的趋势。有些借词改变成为仿译词,也是由于繁复音节的双音化的结果;例如“德谟克拉西”改变成“民主”。有些双音的借词就没有改变成为相当的仿译词,如“沙发”、“马达”、“逻辑”等。

②外来词是由于汉语同别的民族语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它使得普通话词汇更加充实和丰富起来。如果某些 事物在我们语言里已经有适当的词语来代表,就不必搬用别的民族语言的成分了。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会损害我们祖国语言而造成混乱的。

所以吸收外来词,一方面要求词语形式的调和,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语言规范化的原则。

07.

社会习惯词(专业术语、行业语)

1、定义:社会习惯语包括专门术语和行业语等。

专门术语是科学技术上应用的术语,作为科学研究和讨论的重要工具,各门科学都有一些特别应用的术语。

行业语是各种行业上应用的词语,是各种职业和某些特殊生活的专门用语。职业性的行业语,很多是在进行生产斗争当中产生的。此外,还有特殊生活中所产生的用语,如宗教生活中宗教用语,特殊阶级所用的阶级同行语,秘密团体所用的各种秘密语,也都属于社会习惯语。

2、关系:

①异:行业语及其他用语同科技上的专门术语是有区别的。专门术语有全民族的共同性,有些更是国际性的,通行于全世界。行业语及其他用语大抵为一定的集团服务,不是全民性的。不过有些职业性的行业语,是由生产斗争当中产生的,往往变成为科技上的术语。

②同:

A、它们都跟方言词不同, 因为专门术语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受地区的限制,行业语也有超地域性,不同地区可以有某种共同的行业语。

B、术语和行业语又都 是依附于民族共同语而存在的,都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术语和行业语又都是专门性的,每一个词语总有一个特定的意义, 它们都跟一般词语的多义性不同,而趋向于单义性。

08.

熟语

1、定义:词汇当中,除了许多独立运用的词以外,还有一些固定词组为一般人所经常使用的,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些总称熟语。

2、分类:熟语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惯用语、成语、歇后 语、谚语、格言等。

09.

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现成的固定词组,常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但是有些可以拆散开来,插进一些别的词语,它们的固定性并不很强。例如“碰钉子”、“打游击”。

10.

成语

1、定义: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同惯用语的性质相近,常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而比惯用语更为稳固。一般成语,结构紧密,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成分,也不像惯用语那样可以拆散开来插进一些成分。成语又不同于那些作为事物名称的固定词组,如“学生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它们虽然也不能任意拆散和随便换字,但不是现成的话,所以跟成语有区别。

2、来源:

①从书面上得来的。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

②从口头上传下来的,例如“七手八脚”、“改头换面”等。

3、构造:

①联合式的成语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又可以分做陈述的联合式、支配的联合式、附加的联合式三类。

陈述的联合式,就是由两个陈述式的词语联合而成的,例如“天翻地覆”、“烟消云散”

支配的联合式,就是由两个支配式的词语联合而成,例如“有条有理”、“贪小失大”、“弃暗投明”。

附加的联合式,就是由两个附加式的词 语联合而成,例如“深谋远虑”、“暴风骤雨”。

此外,还有四个语素并列的联合式,例如:“青红皂白”、“生老病死”。

②非联合式的成语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胸有成竹”、“名副 其实”、“狐假虎威”属于陈述式的结构。

“好为人师”、“饱经风霜”属于支配式的结构。

“一孔之见”、“不劳而获”属于附加式的结构。

“嫁祸于人”、“问道于盲”等,都是属于补充式的结构。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结构的成语, 例如“利令智昏”、“请君入瓮”、“引狼入室”、“指鹿为马”等。

11.

歇后语

1、定义:同成语性质相近的是歇后语,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成语。把一个成语的意义分做前后两部分说出来,前一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平常说话时,可以把它的前一部分比喻或隐语单独说出,而把后一部分解释省去,让人家去体会、猜测;所以叫做歇后语。

2、分类:依据修辞的方法来分,歇后语主要有比喻的和双关的两类。

12.

谚语、格言

熟语当中,成为独立 的句子来说明一种意思的,就是谚语和格言。谚语是一般人在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的话;格言,同谚语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也是一般人所流传使用而又作为行为的规范,多数是有教育意义的。

13.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

1、一般词汇对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反应非常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进步,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新词不断地产生。以基本词为基础构造出来的新词,大部分首先成为一般通用的词。

2、一般词汇中有些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在长时期中同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作为构造新词的基础三个特点,就进入了基本词汇。例如上面举出的“党”。

3、原来属于基本词汇的某些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变得不很重要,甚至变成了过时的东西,这些词就退出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中的词。例如“君”和“臣”。

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一般词汇又可以充实和丰富基本词汇。由于语言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词汇系统里很重要的分类。词汇的系统性就表现在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内在联系上,二者既有构 词上的联系,又有词义上的联系。

14.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1、普遍性的原则

①普遍的使用或逐渐的普遍化,这是现代语采用古语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些古语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够通行开来,它们就逐渐脱去陈旧的和书面的性质,进到普通话的口语里来了。反之,如果通行不开来,它们就是死的、没有生气的东西。

②方言词的采用,也应该以它的普遍性来作重要的标准。例如“搞”、“垮”、“尴尬”等,用来表示某些特殊的意义,又有普遍使用的事实和趋势,所以成为普通话的词。在北方话的区域当中,有时使用几个意义完全相同的词语,普通话里也只采取其中一个普遍通行的,而不取偏僻的或者过于土俗的。例如:取“馒头”,而不取“馍馍”、“蒸馍”。

③一个借词而有几种不同形式的,没有重复的必要,就可以选择一种来作规范。选择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哪一种使用的普遍性最大。例如:取“水泥”,不取“洋灰”;取“汽水”,不取“荷兰水”;取“邮票”,不取“士坦”。

④至于社会习惯语,无论是作为专门性的术语或用语,或者在一般语言中的意义推广的用法,都要使用一般最普遍地通行的,以求术语或用语的统一。

2、需要的原则

①适当地运用古语词,是为了表示特殊意义的需要,像在表示有差别的意义、庄严或讽刺的意义以及叙述历史的事实的时候那 样,并不是为提倡复古而采用古语词的。

②一切作品,除了专门为着特殊地区人民的需要来写作的方言文学以外,总应当使用普通话的词语来写。普通话里吸收方言词,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有差别的意义的需要。

③从别的民族语言、外国语言里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吸收对于我们适用的东西,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必须坚决反对硬搬和滥用外语词。

④至于专门性的术语和用语,除了经过意义推广的用法而转变成为一般的词语以外,在一般语言中应当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

3、意义明确的原则

①普通话里普遍使用的古语词,常常是意义明显,为一般人所了解的。

②普通话采用方言词,一定要求意义明确。为了避免误解和混乱,不应当采取意义不明显、不确切的方言词。

③汉语中对于别的民族语词的吸收,往往原来是借词,后来另造新词,这虽然有一部分是由于受汉字的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 在要求词义表达的明确。

④至于专门性的术语和用语,当然要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才能适当地使用。

15.

多义词

1、定义:每个词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的。根据词所包含的意义多寡的不同,可以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两种。

2、产生原因:词的多义性是语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词在新出现 时一般是单义的。但是,由于语言中的词同客观事物比较起来,数量总是有限的,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一些词来表示有关的其他一些事物,这就造成了词的多义现象。也正因为如此,语言词汇中一些从古到今经常使用的词,其意义往往也就越多;而一些新造 的词,其意义则常常是单一的。

3、基本意义、引申意义:从应用上来看,多义词的几个意义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其中有一个意义是最常用的、基本的,其他意义则是由这个意义转化、 发展出来的。

4、比喻意义:有些词的引申意义,是通过词的比喻用法产生出来的,这种引申意义,也叫做“比喻意义”。比喻意义和一般的引申意义不同,它不是直接从基本意义转化而来,而是通过基本意义的借喻 而形成的。

16.

同音词

1、定义:从词的语音形式上看,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意义完全不同,而其语音形式(包括声、韵、调等各个方面)却完全相同。这样的词就叫做同音词。分为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

2、同音词在语言中,也是一般的现象。造成同音词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造词时语音形式偶合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人们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创造新词,很难避免所创造的词在语音形式上出现偶合现象。语言中绝大部分的同音词,都是这样造成的,如“骄气”和“娇气”

(2)语音演变的结果

语音的演变和意义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有些古代不是同音的词,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到现代也变成了同音词。

(3)意义演变的结果

有些同音词是由意义演变的结果造成的。这些同音词在古代是一个词,只不过是一个多义词而已。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的原来几个意义逐渐分化解体,失去了原有的联系,但它的语音形式却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就造成了同音词。

(4)借用外来词的结果

汉语借用外来词,经常把外来词的语音形式汉化,这就使借词的语音形式同某些原有的汉语词的语音形式相同,造成了同音词。

17.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

它们都是一种用同一语音形式来表示不同意义 内容的语言现象,它们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但相互之间也 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多义词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不同的意义,而同音词则是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因此,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明显的、必然的联系,它们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共同的基础。而同音词则不然,它们相互之间虽然语音形式相同,但意义上缺乏联系,缺乏共同的基础。

例如,在“打人”、“打水”、“打井”、“打草鞋”这些语言结构中的“打”,虽然有些 是表示不同的意义的,但它们的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都是从“打击”这一基本意义上派生出来的,因此是一个多义词。而在“打今儿起”这样结构中的“打”,和上面的“打”,虽然语音形式上相同,意义上却没有联系,它们就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同音词了。

18.

同义词

1、定义:语言中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就产生 了词的同义现象。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做同义词。他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

2、作用:

(1)同义词能精细地反映出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不同的感情态度。因此大量的同义词存在,就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思想感情。

(2)同义词可以帮助避免用词重复,从而使一篇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变化,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

(3)同义词可以满足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的需要,构成“委婉语”或“禁忌语”。例如“落后”和“后进”,“受伤”和“挂彩”,“死” 和“去世”、“升天”,“箸”和“筷”等等都是同义词,在为了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或避免犯忌触讳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后面的一个词构成“委婉语”或“禁忌语”,这对思想圆满的表达,也有很大帮助。

(4)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口气,达到修辞上的强调的目的,有的则进而构成具有特殊色彩的成语。例如“家喻户晓”、“东奔西走”、“谨小慎微”、“并驾齐驱”、“轻描淡写”、“流言蜚语”、“摧枯拉朽”、“左顾右盼”、“花言巧语”等等成语,都是这样形成的。

19.

反义词

1、定义语言中词汇意义互相矛盾、对立的词,就是反义词。反义词在意义上经常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

2、作用:

(1)在句子中,反义词经常被用作修辞上对比、映衬的手段,从而使文章具有更加鲜明的色彩和更加强烈的说服力。

(2)在句子中,反义词连用,往往可以构成一种表面上矛盾,实际上含着更深刻的哲理的语句,这种语句表现得更加含蓄,同时也更富有感染力。

(3)由于反义词现条南存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就允许利用类比新创一个反义词,构成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这种表现 方法往往带有幽默、嘲弄的意味。

(4)由于反义词现象的存在,在女蓄中还可以利用其意夂南矛盾对立,来构成“反话”的修辞手段。例如用含有贬义的反义词来代 替原来相应的褒义词,往往能表示

(5)某些反义词在成语中连用,表意上往往比单用的更丰富。

例如:深入浅出 弃暗投明 取长补短 厚今薄古 此起

(6)另一些成语,由反义词和同义词交叉复合构成,表意极为丰富、生动。

例如:横冲直撞 生离死别 东摇西摆

考情分析

知识讲解

上岸经验贴

加入考研群了解更多详情

24、25汉硕考研群

内部资料+备考规划+研招动态=保姆式助学!!

扫码,进去直接进群

⚠群内考研资料超多,免费分享

⚠群内考研资料超多,免费分享

24、25考研交流总群

群号:1040447243、690770988

码上加入群聊学习交流

【子曰汉硕考研QQ答疑群】

汉硕24考研总群

104 0 447 2 43

汉硕25考研总群 690770988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大学

云南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扫码下方二维码添加课程顾问

即可详细了解课程价格/内容

备考干货

各校汉硕考研考情分析

课程服务

河南大学考研(河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河南大学考研(河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