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本原理有哪些(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如何理解大学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具有以下总体特征结构:

1、教育的基础理论: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即教育的内部关系

2、教育的外部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教育与教育实践:教育学在实践教学中所发展的部分,包括课程、教学、教师、学生

二、311教育学原理必背知识点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从狭义上来讲,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关于课程的不同观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1)课程即教学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课程指所有的学习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种学科科目。

(2)课程即知识。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是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的。

(3)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全部的教学要素及其运动过程。教学要素既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又包括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

(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达成预期学习结果的过程。强调学生学到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什么。

(5)课程即学习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学生实际上所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一些简单呈现的事实、知识或信息。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意义的主观体验,课程即经验。

(6)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社会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的反映。

(7)课程即社会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而是要使他们敢于建造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古德莱德将课程定义分为五个层次:

(1)理想的课程:专家制定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政府制定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教师实施的课程;

(5)体验的课程:学生学到的课程。

三、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是指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学基本概念:如教育、教学、学习等;

2.教育学基本原理:如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3.教育学基本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等;

4.教育学基本方法:如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研究等;

5.教育学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领导等。

掌握教育基础知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理论,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教育学原理怎么学

教育类学科复习的目的是注重理解,但同时也要做好笔记,把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分条列出,既可以帮助考生集中注意力,到在随后复习中也便于自己查询。

五、教育的两大基本原理

1.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2.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它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教育学基本原理有哪些(教育学基础知识)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