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考研(安徽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安徽大学考研,安徽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01

前几天,一个偷拍视频火上了热搜,叫:“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安徽某大学的食堂里,其他人都在边看手机边埋头干饭,有个男生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拿起勺子往嘴里扒了一大口饭之后,咀嚼几口就靠在椅背上,专心致志地看起了书。

拍摄者说:“我遇到这个男生三次,同样的食堂,同样的看书姿势。我只是想说,有自己的世界真好。”

原本是挺正常的一件事,评论区却彻底翻了车,充满了恶意嘲讽。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开始管天管地,批评男生吃饭没有吃饭样的

“吃饭要有吃饭的样子。”“没必要这样,唉。”

“这不是自律,这是不良习惯!不是所有的异类都值得推崇。”

“假勤奋的表现,吃饭要有吃饭的样子,学习要有学习的样子,玩要有玩的样子。”

一类是阴谋论,质疑男生在作秀、炒作,真要这么用功怎么会“沦落”于此的:

“太装了,吃饭时候看书的我见多了,这么离谱的拿这么高的我是第一次见。”

“真要这么用功读书,怎么还会考到安徽的大学。”

一类是站在高处,高高在上地嘲笑男生所看的书其实是《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的:

“感觉像是格言或意林,看这类书有什么好宣扬的。”

“书的名字叫,如何让富婆爱上我。”……

02

我真的不明白,一个普通的男大学生,在食堂打了饭菜,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点喜欢的杂志,也没影响到任何人,到底有什么好批判、嘲讽的?

看《读者》、《意林》怎么了?这杂志是有多配不上你?非要在食堂里看《高等数学》才不会被人诟病?

吃饭没有吃饭样?其他人不都是在边吃饭边聊天、边玩手机,你怎么不去批判他们?

还有说他书拿得那么高是在作秀的,这其实不就是很多颈椎不舒服的人会用的拿书方式吗?

而且看男生的小臂,肌肉很多,健壮有力,应该是有长期锻炼的习惯,确实是个自律的人。

我不明白现在的人到底怎么了,什么都能喷,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爽。

什么都要有鄙视链,喝蓝瓶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的看不起喝雀巢的;

听小众音乐的看不起听流行音乐的,看个《读者》《意林》就低人一等了。

这个视频火了之后,男生的母亲甚至找到了拍摄者,给她发去了一条消息:

“感恩你拍的视频,谢谢,让我看到孩子在学校的一面,谢谢。”

看得我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流了出来。但愿这位阿姨没有看到评论区里的恶言恶语,否则该有多伤心。

成天批判这个看不起那个的,没听过这样一句话吗:管好你自己。

你如果看不惯,默默划走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喷上一句,难道你的嘲讽就会让你显得特别高贵吗?

些你不屑一顾、瞧不起的人,他们愿意不顾他人的眼光,努力从各个维度充实自己,我觉得他们很酷。

03

1970年代,北大荒有一名非常“不合群”的男知青。

别人打牌时,他在记单词;别人睡懒觉时,他早起读英语。

同行知青都不喜欢他,觉得他是装深沉,假正经。

放到今天,也许都会在网上嘲讽一句:“装什么装?就你一人厉害。”

更有领导找他谈话:“你一定要合群,不然会被其他人排斥的。”

他不听,继续一边干活一边钻研学问。

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以及英语学习积累,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成为一名25岁“高龄”学生。

后来,这个男知青凭着出色的英语水平和文笔,进入外交部工作。再后来,他当上了外交部部长。

这名男知青,就是王毅。

正如毛姆所说:“就算有五万人主张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就变成对的。

在知青上山下乡,没有高考的年代,他们看不到知识的用处,也看不到未来希望,每天得过且过。

但王毅不同,他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他能够做到不在意他人目光,一心只想改变自己命运。

在一个打牌、睡懒觉才是主流的群里,你的合群,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

所以有人宁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独处时光,静待花开花落。

你可以不欣赏,但没必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随意评价他人,不但不会显得你更高贵,只会直接暴露了你的狭隘和浅薄。

请记住: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而那些眼里有光,心中有梦,不在乎他人评价的人,你们真的很酷。

很喜欢熊浩老师说的一段话:

“黑暗里的一点点光,在远处会特别耀眼。其他的光会看到你这扇光。

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

我们相互吸引,我们相互找到,然后我们一起发光。”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文章全网阅读量过亿,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畅销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热卖中。

安徽大学考研(安徽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安徽大学考研(安徽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