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十年 同心筑梦|他们,因为昆明而留下读研 _考研英语一题型



圆梦十年 同心筑梦|他们,因为昆明而留下读研 _考研英语一题型

近年来,考研成为数百万本科毕业生的一个选择。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45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80万人,且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趋势。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在11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457万名考生中,将有3/4的人落榜。考研承载着许多人“争上游”的渴望与希冀,承载着他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考研热”的背后,城市的优势也越来越凸显。“我考研,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不少考研学子提出了这样的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昆明已逐步呈现出年轻化、国际化的态势,绽放出无限的发展可能,很多学生也将目标集中到了这里——离开云南求学的学子,毕业后考研回到家乡;初次来到昆明求学的学子,深深被这里吸引,并选择毕业后在昆考研。

考研是对心态的一次考验

陈杉杉,来自云南大理,一名已“上岸”的云南大学研一学生。在上海的本科生活接近尾声时,她选择跨考专业回到昆明继续研读。至于为什么考研,杉杉认为,读研是对个人的提升,由于本科专业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就业需求,想通过读研储备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考研前期,陈杉杉所在的学校图书馆里坐满了备考学生。

“昆明的变化非常大,发展也越来越好,在这里,我同样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空间。”谈到为何不留在上海,杉杉说,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更加喜欢云南的生活环境与节奏,所以选择回到家乡,来到昆明。4年本科学习后,杉杉考上了云南大学的研究生。

考研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每天与图书馆相伴,在复习中见证了一个个日出日落。在图书馆里,橡皮一点点变小,时间也一点点变短。宿舍、图书馆、球场成为了杉杉的日常,长达几个月的坚持,让她成功“上岸”。

“我每天早上8点到图书馆复习,白天除了吃饭外都在图书馆,晚上10点左右回宿舍休息。有时累了,就会到球场打球或回到宿舍做一下收纳,适当缓解压力。”除了日常学习,杉杉购买了大量书籍、网课以及资料,成堆的资料是考研的开始,考研学子们总戏称自己为“书虫”。

买资料也是个试错的过程。刚备考时,面对大量的购买链接以及考研推荐,杉杉一头雾水。前期花冤枉钱买错资料是常态,随着学习的深入,杉杉对于资料购买有了心得。

对于报读考研班,杉杉认为,报班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首先,报读考研班的费用很高,培训费动辄几千上万元,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其次,能不能考上,与报班没有直接关系,培训班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规律的指导,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要看自身情况。杉杉在复习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所以选择了自主复习。

杉杉在讲述考研过程的同时,也分享了考研心得:“考研是一个不断激励、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要稳中求进。刚开始,要定好自己想学的专业和想考的学校,了解好每所学校的考试项目、培养计划等。确定目标后就要向着目标前进,学习重在坚持,要跳出焦虑圈。在很大程度上,考研是对心态的一次考验,所以心态要放平。”

在择校与择城上,杉杉认为,昆明作为云南省会城市,近些年发展得特别好,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昆明还不断推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全方位引才、留才、用才。

4年本科生活爱上了昆明

徐训鸿来自福建,如今已在临沧凤庆鲁史支教一段时间。支教满一年后,他将回到云南大学开启读研新生活。

“我很喜欢昆明。在昆明的4年时间,颠覆了我以前对云南的刻板印象。这里气候好,生活节奏不快也不慢。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非常热情。”徐训鸿的话语间,流露出对昆明的喜爱。

初到昆明,徐训鸿就爱上了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虽在饮食上还有些不适应,但在昆明学习生活了4年后,他深深爱上了昆明的美食,所以考研时,他依旧选择了母校云南大学。与陈杉杉不同的是,徐训鸿通过层层筛选,进入了学校的支教培养计划,并成为一名准研究生。

上大学时,徐训鸿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大学四年中,我一直担任班里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同学们了解党的发展历史,传播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从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开始,徐训鸿就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行。当得知有支教的机会,徐训鸿便向学校提交了申请。凭借优异的成绩,徐训鸿通过了层层选拔,进入支教队伍,同时也跨专业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

支教过程中,徐训鸿对学习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社会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回到学校后,希望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发现昆明更多的美。”

除了陈杉杉和徐训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昆明这座城市。之所以选择昆明,除了昆明独有的魅力,还有近年来不断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

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2021年昆明排名29位,同比上升4位。随着昆明人才政策不断升级,人才环境不断优化,昆明或有望提前完成昆明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22—2026)的发展目标,成功打造既符合省委要求又有昆明特色的人才发展格局。今后,昆明也将继续拥抱更多能与其“双向奔赴”的人才。

全媒体记者王寅

圆梦十年 同心筑梦|他们,因为昆明而留下读研 _考研英语一题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圆梦十年 同心筑梦|他们,因为昆明而留下读研 _考研英语一题型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