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古代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古代文学考研,古代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令世界所折服。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唐宋的诗词曲赋,再到明清的小说,这些艺术瑰宝,古今中外都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成就。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继产生并衍生出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逐渐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学局面。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德经》、《论语》、《庄子》等堪为哲学方面的著名作品;《左传》、《史记》《汉书》等则是史学方面的著名作品,而科学方面的著名作品有《水经注》、《齐民要术》等等。我国古代文学,在古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创新中,呈现出包罗万象的、海乃百川的时代特征,其广泛涉及医学、政治、军事、艺术、舞蹈、美术、音乐、宗教、历史等诸多领域,其知识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更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先秦诗歌——中国诗歌新篇章

先秦时期的中国文学主要通过诗歌的形式进行传播,民间文化也主要通过诗歌的创作与传唱进行交流。《国语.周语》中就有言“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簪献曲,史献书。”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印刷术、造纸术尚未出现。文化之间传播和交流的形式一般为口口相传。诗歌因其朗朗上口,且常伴有音乐与歌舞,更便于记忆和吟诵。

在现存的《诗经》中,《雅》、《颂》篇章都有有不少关于祭祀、宴饮的诗歌,其都伴有不同形式的音乐。即使是民间采集而成的《风》,也会经过整理,并配以音乐。可以说诗歌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诗乐”合一,而原始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以诗歌传颂为特征。同时,《诗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先秦时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媒介。

春秋时期,封建地主制社会的变化,使得南北方文化开始相互融通。在诸子并起的局面下,各种政治观念、哲学观念相互融合,文学也逐渐与政治主张相联系。以文学作为载体,来传播政见思想成为社会风气,因此诞生了大量的讽喻诗。其中《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文中借古讽今,严斥殷纣亲小人,远贤臣,助众为虐的凶残。

春秋时期乱世动荡,使得周朝礼崩乐坏。礼乐文明作为儒家之基础,文化形势之制度和教化,其影响非比寻常。礼乐的崩坏使得春秋时期人民的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先秦诸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现状。

各种思想观念相继提出,并在各国之间传播开来。孟子提倡性本善“以民为本”的思想;墨子提倡以民众利益为主的“兼爱非攻”思想;老子则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荀子想要双向攻坚文化体制的“志乎古之道”、“法后王”思想,此后韩非将荀子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秦汉歌赋——抒情诗的新高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央集权得以统一,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崭新面貌,但因为秦朝时期“焚书坑儒”的思想钳制,使得秦朝的文学并无佳作。值得一说的只有秦统一之前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散文。

到了汉代,赋这种“不歌而颂”的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了一代之文学。其中散文、汉赋及乐府民歌作为汉代文学代表,在贾谊、司马迁、班固、张衡等一代著名作家的传承下,成就了明代文学高度的艺术造诣。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地记录了我国上至上古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共计三千年间的历史传记。其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之高,可谓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代的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乐府民歌以其独特的民间创作形式和叙事手法,为文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可咨可鉴的范例,可谓是汉代诗歌的精华。东汉文人的《故事十九首》就是现存的汉代乐府民歌,它以高度的文化造诣,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抒情诗的新高地。

魏晋诗赋——文学的自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立独行”,也堪称中国文学史上多汁多次的一段时期。战火四起,战乱不断,饱经苦难的人民只得在精神上寻求寄托,随之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放浪形骸、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风流名士,寄情于山水自然的文学创作特征成为主流。再加上造纸术的推广,逐渐形成了“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观念,实现了真正的文学自觉。

其中以曹操、曹丕、曹植,“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取得了诗赋百余篇的伟大成绩,其诗歌风格大都悲凉慷慨,雄劲有力的,被后世称之为“建安风骨”。在东晋末年,陶渊明可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文词赋皆长,以其遗世而独立的高尚情操和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平淡自然,精炼质朴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归园田居》、《饮酒》以及散文《桃花源记》都被选入现代教材。

魏晋时期造纸术的推广,使得更多的文化典籍和文化作品得以长久的保存和广泛的传播,不过由于印刷术并不发达,纸张的价格明显高于缣帛,所以文学的传受者依然集中在贵族阶层。同时,文人之间的交往酬唱也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传播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在《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中曾提及,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配乐而歌也是当时文学传播沟通的一种方式。且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编选诗集的文学传播方式,其增强了文学传播的容量和便捷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璀璨的文学作品。

唐诗宋词元曲——古典文学的巅峰时期

唐代作为古典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唐诗可谓是中华文学的骄傲,李白、杜甫等世界级伟大诗人的诞生,为后世留下了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之巨的诗歌数量。唐代的文学体制齐全,诗歌、散文、词、话本等等文学文体,争相斗艳,共同构成了唐代文学的繁盛局面,达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最高峰。

宋代一个上承唐诗,下启元曲的时代,文学的发展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宋代时期,印刷技术突飞猛进,雕本印刷日益繁盛。文学作品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进行广泛传播,“诗词一出,人争传之”成为了文坛盛景。印刷术的进步,也带动了书坊的兴起,宋代的文学传播逐渐走向了商品化,也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墨客的诞生。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是从古至今著名的诗作大家。

但是宋代的宋诗宋词在风格、韵味上大相径庭,宋诗极具书卷气息,有着名士气、山林气;但宋词则更为感性化,平民化,娱乐化。“歌声重女音,歌词尚婉约”成为社会风尚,歌伎的盛行也为宋词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宋词在感官上的强大冲击力,使得宋词相较于宋诗更受欢迎。

元代时期,崇尚武功,轻视文治的社会风气,使得小说、戏曲等作为杂剧成为了元代的文学代表。但是随着不断的传播发展,其传播主体和受众群体逐渐从民间进入上流社会,传播内容也逐渐走向俗雅相融合的文学形式。

明清小说——叙事文学的魅力

明清时期,可谓是中国文学小说的空前繁荣时期,其类型众多,例如通俗小说、志怪小说、演义小说、官场小说、家族小说等等,样式繁多,各具特色。

明代时期的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堪称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水浒传》、《西游记》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书籍,更是深受读者喜爱,至今仍被历代相传。而清代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其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所取得的的成就,都为世人所瞻仰。明清时代将中国古代的文学小说作品推向了高峰,对近现代的文学作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淀和维护下,其文化价值成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构成中华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宣传、保护、传承古代文学,可谓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考研(古代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古代文学考研(古代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