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院考研(协和医学院考研科目)



协和医学院考研,协和医学院考研科目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阶段出现初试331分最终逆袭390分的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尽管可以看到有人表示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而且还详细解释了复试与初试之不同等等,但更多人依旧坚持此事另有蹊跷。

对此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处也及时公布了调查结果,“经核查,复试程序符合规定,未发现复试过程存在违规行为,考试成绩有效。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调查结果并没有得到很多网友的认同,很多人依旧坚持认为这件事情“不简单”“有猫腻”。

我们都知道在很多事情上,通常人们对于“逆袭”的态度是这样的:尽管也会对之前有优势而最终被逆袭的人抱有同情心,但往往是人们会更认同、欣赏逆袭者的表现。

人们不光是对真实发生的事情会有这样的感知,对明知道虚假、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有这样的强烈情结——例如很多网络“爽文”小说,其主角基本上都是先从天才变成废物,然后再从废物变成更牛的天才。

比如当我们初始并没有任何倾向性地观看一场比赛时,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希望处于弱势的一方最终能够取得胜利。

再比如在学习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因为对他们来说努力维持优秀的付出往往被认为是应该的,学得好、考得好是正常的,小小进步往往根本不值一提。

反而一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稍有提高,或者尽管成绩上没有明显变化仅仅只是态度、一些行为有了积极变化的倾向,他们往往会很容易得到更多的肯定……

但在这件研究生复试的“逆袭”事件上,显然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个表现,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所有质疑此事的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当然,我相信这些人一定都渴望突然能够从某处爆出什么强有力的证据。

为此我是有点担忧这位“逆袭”学生的,因为按照一般经验这位同学极可能会被“网曝”……

为什么很多人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不清楚真相的情况下会依旧坚持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呢?

例如在这起事件中有人质疑“英语”问题,有人质疑“人情”的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可以解释这一普遍人性(没错,太多人都会如此的)的真实表现——确认偏差

所谓“确认偏差”简单理解就是一旦我们相信、认定了某个事物、某个想法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去寻找而且是选择性、目的性很强地寻找那些支持我们观点、想法的证据。

这在生活中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评价、分析、预测时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表现。

例如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家长很生气,如果家长先是认定孩子没考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在学习上太“懒”,那么家长就会在大脑中不断“寻找”孩子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懒”的证据。

例如家长会回忆起来有几次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玩而没在学习,给孩子准备的教辅、报的辅导班孩子没好好做甚至都不做,自己苦口婆心讲过哪些道理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此时的家长思维很容易只去搜集证明自己判断是正确的证据,而随着证据的增加,家长会不断强化自己的这个就是孩子“懒”的断定,甚至会把解决懒这个问题当成是解决孩子成绩问题的唯一途径。

我想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事实就是学院公布的调查结果,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受到了确认偏差的影响。

例如认定逆袭者在面试环节逆袭受到人为影响,再比如通过对逆袭者初试英语成绩的认定,更愿意相信其发布论文的背后是否也有水分,尤其是在这些事情上一直以来确实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当然,还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初试分差这么大(近60分)意味着被逆袭者在这件事情上付出更多,而付出多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认识也是非常朴素、真诚的心理。

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前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但不能武断认定逆袭者或者院方就一定有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对未来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朋友、亲人以及自己孩子有考研计划的人敲响了警钟,切勿认为只要初试考得好就可以万事大吉,不要认为只要学得好、考得好就没问题了。

在生活中确认偏差会带给我们、带给他人很多的困扰,而积极应对这个心理效应也并非是太难的事情。

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下结论、做判断,用开放的心态去对问题本身多加分析,在过程中也可以多多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这样一来会极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有利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尤其是每天都要面对“教育”问题的家长们,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太多问题之所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或许就跟我们看问题本身存在确认偏差有关,您说是不是?

协和医学院考研(协和医学院考研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协和医学院考研(协和医学院考研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