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杨沁怡,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传播学院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服役于新疆军区某红军师,期间表现突出获得两次专项嘉奖。从2020年4月起担任多家军事公众号夜读栏目主播至今,是驻守喀喇昆仑的女战士,也是绽放在战地舞台的铿锵玫瑰。

初入军营:风沙拌饭笑尤甜

杨沁怡从小就对军人充满了深深的敬仰,新生手册中的征兵宣传点燃了她参军入伍的热血和激情。大一时,她常到操场跑步锻炼,参加校园马拉松、江苏宜兴国际半程马拉松并顺利完赛,一次又一次向自己发起挑战。2019年,她如愿来到新疆军区某红军师,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开始了风沙拌饭笑尤甜的生活。

入伍之初,高强度的训练让她遭遇了疲劳性骨折,教导员有些痛惜又打趣地问道:“来当兵后悔吗?”杨沁怡的回答斩钉截铁:“不后悔!”也正是在重重困难下,杨沁怡明白了坚持的意义。身体恢复后,她重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一个动作千百次的重复,每晚熄灯后“三个一百”体能加练,一开始屈臂悬垂一秒都无法坚持的她到后来可以坚持一分多钟。

训练之外:发挥专业特长奉献活力军营

训练之余,杨沁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担任新闻报道员的工作,用相机和笔杆记录着训练、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发表强军网新闻到逐渐开始在新媒体平台上发稿,不断的磨练和努力让她在2020年获评“优秀新闻报道员”,并记嘉奖一次;列兵时受单位选派参加师组织的军史场馆解说员集训,多次为军地来访人员讲解师史、团史以及在军事科目现场活动中担任讲解员。

从2020年4月担任原“陆军新闻”夜读栏目主播,到加入“喀喇昆仑卫士”“西陆强军号”“人民陆军”“高原战士”“八一青春方阵”多家军事公众号平台,杨沁怡连续两年获评“喀喇昆仑卫士”优秀主播,保持着对军营和专业的热爱,至今她依然坚持录制夜读节目,用温暖声音传递军营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驻扎喀喇昆仑:守护祖国最纯洁神圣的地方

2020年,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接到执行专项任务的命令后,杨沁怡随部队来到了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原。喀喇昆仑最广为人知的不是最清冽的风,不是最洁白的雪,而是那句“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誓言,是守护祖国的圣洁信念。

杨沁怡说,比鲜花更美的是战友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比打满聚光灯的舞台更美的是天高地阔的战地舞台。初上昆仑山,她和战友们克服了高寒缺氧带来的不适,上哨所、赴一线,精心编排节目进行30余场战地巡演和百年党史学习专题活动,即使是在高反晕车的情况下,也要勒紧腰带打起精神呈现最好的舞台。不漏一个点,不忘一个兵,在生命禁区唱响了强军之歌。

重返樱桃河畔:青春因迷彩的印痕熠熠闪光

在高原上,“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睡觉争风口、任务冲在前”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杨沁怡。2021年9月退役返校后,杨沁怡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担任入党积极分子小组组长,积极参与到党章学习和各项实践活动中。

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虹梅南路校门启用仪式,作为学生代表为名牌揭幕;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七十周年校庆文艺晚会和志愿服务;参与华东师范大学“退伍大学生协会”、大夏书院“石榴籽社团”筹备工作和成立仪式;加入选调生办公室秘书处,在学校办公室进行挂职锻炼;获评学校第31届十佳女大学生;参加华师附中语言类剧目创排,编排《狼牙山五壮士》获得最高奖项;在成都茶店子小学讲述“边防很远、国防很近”的国防教育主题课程;参与“同心同语同行”新疆少数民族儿童素质拓展冬令营支教,为哈密地尔班津小学学生进行“语言与表达”系列课程。

今年3月,杨沁怡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担任学校楼层长、门岗执勤、核酸志愿者,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为同学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参与学校与奉浦三居委联合进行的“任意门”志愿行动核心团队,用一根电话线,搭起与老人沟通的爱心桥梁。

雪山军营的炉火,是梦想的光。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永远不忘自己曾是一个伸手摸天的兵,有担当,有作为,永远都能保持披星戴月而归,脚踏实地向前的干劲,坚定信心,阔步向前,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供稿:华东师范大学武装部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