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硕(医学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医学学硕,医学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

提到我国的肝病专家,就不得不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贾继东教授。

贾继东早年师从国家著名消化病专家、内科学界权威王宝恩教授,后经庄辉院士等学界前辈的指导,长期坚持在肝病临床、科研和教学一线,为促进我国肝病临床科研、诊疗规范化及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他参与制订了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行动计划,并先后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或责任专家。曾参与或主持过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肝病学会及我国的多部肝脏疾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和更新工作,并与任红教授联合主编大型肝脏疾病专著《王宝恩肝脏病学》。

多年来,贾继东致力于肝病的早期预防、临床诊疗、人才培养、科普宣教、药品降价及纳入医保等,为消除乙肝歧视,保护感染者平等就业和入学权利奔走发声。

“医学知识的学习就像画圆,立足于圆心不断扩大自己的半径,不断向外扩展。医学永远有未知的领域,因此这个圆是无限扩展的。”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提到专业知识,贾继东的讲述条理清晰,干货满满。讲到对医学的理解,他表示,医学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第一要对医学有热爱;第二要有很强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第三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既要脚踏实地、甘于平凡,又要仰望星空、追求卓越。

肝病专家贾继东。受访者供图

【对话贾继东】

澎湃新闻:您怎样看待肝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贾继东:肝脏病学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临床学科,在欧洲、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它是从消化病学里边分出来的。由于我们国家过去的肝病主要是肝炎,所以我国的肝脏病学和传染病学关系紧密,有很大一部分从事肝病临床工作的医生来源于传染病或感染病专科。

我们国家肝病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是,过去曾经高发的病毒性肝炎,特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乙型肝炎的新发率大幅度降低。我国从1992年开始给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其覆盖率不断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现在人群中乙肝发病率比过去低了很多,尤其是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已经非常低,可以说是增量已经很小;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往积累的慢性乙肝感染人数很多,可以说是存量依然很大。

我国肝病的另一个重要变化趋势是,由于过去三四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代谢(超重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以及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快速升高。由此可见,我们目前在肝病的防控领域,面临着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的病毒性肝病和主要见于发达国家的非传染性肝病的双重挑战。

最后一个变化趋势是,随着认识水平、诊疗技术手段的提高,过去被忽视、被漏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少见疑难肝病的临床发现率也不断提高。

澎湃新闻:您认为在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下,患者在预防和治疗肝病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贾继东:对于病毒性肝病,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注射疫苗。目前针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我国都有很好的疫苗可以接种。针对丙型肝炎尚无疫苗,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注射、规范无菌操作、严格血液及血液制品管理来预防。此外,针对在医疗机构外进行的各种美容操作(包括纹眉、打耳洞、纹身等),也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感染病毒性肝炎。

对于非传染性肝病,主要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平常注意不吸烟、少喝酒(最好不喝酒),同时管理好体重,避免肥胖、糖尿病,不滥用药物,就可以有效避免患上酒精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病。合理饮食和加强运动非常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能做到这些,实际上90%的肝脏疾病都可以预防的。但是,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必须通过长期的科普宣传和组织动员,不断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帮助大家做到知行合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取得实效。

澎湃新闻:您认为当下公众的肝病预防意识如何?您在科普工作中积累了哪些方法和经验?

贾继东: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关注,这是好事。但总的来说大家对肝脏的了解相对较少。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科普宣传改变大家的认知,另一方面人们应该真正理解和接受科学的理念,自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认知的问题,更是行动的问题。现在有一个词叫“知行分离”,就是说自己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仍然这么做;或者自己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没有时间、精力和毅力去改变。这是我们大家应该特别关注的健康问题。

首先,我认为做科普要真正准确掌握我们的专业知识点,一定不能因为是科普就对准确性有所放松。其次,科普最大的难点是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解释清楚。第三是还得提切实可行、接地气的建议,因为说得很高大上,但大家都做不到也不行。因此,专业知识点、表达方式和建议的可行性,这三点对取得好的科普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通常利用每年的爱肝日、肝炎日等各时间节点来做科普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科普工作应该是持续性、全覆盖的,让主流大众媒体、负责任的自媒体都参与进来。现在自媒体的传播效率非常高,但如何对其科普内容进行把控是个难点。有些科普内容不够准确,有的缺乏生动性,更有误导性的商业信息混杂其中。我们呼吁,医务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科普能力,各种媒体应该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加强自律,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有关健康信息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澎湃新闻:在治疗肝病患者的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问题和挑战?您是如何应对的?

贾继东: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患者缺少对现代医学的信心,对肝脏病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比如说乙肝、丙肝,几十年前确实没有特效药物,大家觉得没法治。其实,目前丙型肝炎经过短时间就可以治愈;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尽管多数患者还不能完全治愈,但是有高效、安全、方便而且价廉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但是有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这些情况,明知道自己有肝病,也不来就诊,甚至直到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再来医院,其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事倍功半。此外,对于乙肝还有个特殊的问题,即乙肝歧视问题。尽管国家从法规政策层面做了很多改善,但是部分公众对乙肝的误解和偏见仍然存在。

第二是受到各类信息的误导,对于现代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希望一蹴而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虚假广告严重误导公众。有不少病人花了很多金钱去追求所谓的祖传秘方、高科技疗法等,反而耽误了正规治疗的时机。

第三,对于生活方式引起的非传染性肝疾病不重视,治疗不及时。比如过度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或肥胖引起的脂肪性肝病,都是个非常缓慢发展的过程,病人一开始没啥感觉,家人亲戚朋友劝其戒酒或降低体重,也大多不当回事,直到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才悔不当初,为自己的侥幸心理付出了惨重代价。总的来说,在肝病领域,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

澎湃新闻:您如何理解8月19日中国医师节的意义?

贾继东:我觉得设立一个医师节,体现了国家对医生群体的关怀和重视。对于医生来说,一方面提升了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责任感。

医师节也提供了公众了解医学和医生的机会。在对公众的宣传中,既要宣传科技进步给临床医疗带来的巨变,同时也要如实说明现代医学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即使在当今世界上医疗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仍有许多疑难疾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仍有很多晚期疾病及恶性肿瘤夺去许多人宝贵的生命。

对于医生的宣传,我想也不要非要把医生说得像天使一般完美,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地向公众说明医生是一个高知识、高技能、高强度、高风险、高奉献的职业,使公众能够理解、支持和尊重医生的工作。

澎湃新闻:医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您认为医生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怎样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贾继东:选择医学专业就意味着要终生学习和提高。医学教育的过程很漫长,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学院教育,第二阶段是毕业后教育(包括住院医生培训、专科医生培训),第三阶段是终身的继续医学教育。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也是医生专业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

所以医学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做一名医生,第一要对医学有热爱;第二要有很强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第三要有严谨的治疗态度,对工作要认真细致,不断学习提高、永远追求卓越。

对于年轻医生来说,常见的肝脏疾病就几种,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肥胖引起的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这四大类疾病构成了90%以上的慢性肝病及其所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经过学习和实践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实际上,难的是为这些患者提供规范、系统、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而真正考验肝病医生功力的,是对那些少见、疑难、复杂、危重的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就需要长期学习、实践、总结、反思的阶梯式上升了。

医学的学习就像画圆,立足于圆心不断扩大自己的半径,不断向外扩展这个圆。医学永远有未知的领域,这个圆的空间是无限扩展的。

一名医生要想真正成为临床大家,第一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第二要真正从实践中理解疾病的规律和诊疗要点,第三要长期在工作中积累和不断总结反思,才能逐渐达到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的顿悟境界。医生在成长过程中既要有平常心和耐心,又需要进取心和雄心。光想着一蹴而就,就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过分满足现状,就会浅尝辄止、陷于平庸。所以,医生要始终怀着一种谦卑的心态,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挑战自我、永远追求卓越。

医学学硕(医学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医学学硕(医学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