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研究生(井冈山大学研究生院)



井冈山大学研究生,井冈山大学研究生院

近日,经省作协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4名在校大学生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这是井冈山大学写作人才培养创造的又一佳绩。据省作协数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全省共有15名在校大学生加入省作协,其中12名来自井冈山大学。

井冈山大学在校生写作人才涌现的背后,有何秘密?

2021年12月31日,全国大学生第八届“野草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该校人文学院2020级汉本1班学生刘志慧凭借作品《草木相迎》获得散文组一等奖,学生陈婷婷的作品《西西弗斯的巨石》获得小说组三等奖。刘志慧、陈婷婷是同班同学,都是学校露珠诗社成员。刘志慧的散文灵感来源于教室门口的一片草坪,陈婷婷的小说则包含了她对自己校园生活的思考。她们告诉记者,学院的文学氛围浓厚,课内课外都非常注重对学生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指导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动笔,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素材。

据介绍,该校一直都有较好的文学传统,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写作、教师进行指导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学生社团——露珠诗社。随着时代进步和学校发展,人文学院对学生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方式也不断丰富。2008年,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后,学校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培养模式,形成了“重素养、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理念。

“我们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作家,而是培养具有写作才能的人。”人文学院院长刘晓鑫介绍,人文类的学院总是不乏热爱文学写作的学生,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写作能力有期望,学院也有一些文学写作能力不错的教师。综合以上因素,学院在课内外搭建起各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平台,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套“学-训-赛”的育人模式。

所谓“学”,就是在课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写作实践学分,改革相关课程,自大学一年级起就开设“写作实践”“创意写作”等特色课程。学院组织教师编写《诗歌写作实训》《人文学院学生作品案例选》《文化创意与文案写作》等写作类教材,开设不同的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训”则是开辟第二课堂,以读、背、练的方式,开展作家研讨读书会、作品分享会、经典诵读、“社团+写作小组”训练指导等写作能力训练。比如,2019级汉语本1班,自入学以来,连续举办了5季49期“日出之阳”读书会,“社团+写作小组”训练指导,在曾纪虎、龚奎林、汪剑豪等教师连续不断地指导下,涌现了一批校园诗人、网络作家,学生的写作、创作、创意策划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赛”也就是各种赛事,学院自2012年开始就组织了专业竞赛活动,其中写作大赛就包括了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史学评论、新闻创作、新闻评论等竞赛活动,用比赛这种形式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刘晓鑫告诉记者,在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学院还专门送教师去省外知名高校,或进修或研修或访学,目的就是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意写作能力。学院还经常与省、市作家协会合作开展进校园活动,聘请近30名本土作家为校外指导教师,以“师徒制”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而露珠诗社、北冥文学社等文学社团,《北冥文学》《人文风》等文学报刊,还有各种创意写作工作坊、创意写作中心,都营造出浓厚的书香艺术氛围和写作创作氛围。

在浓厚氛围的长期浸染下,学院渐渐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魅力、有信仰的写作者,保持着对写作的热情,在离开校园后仍继续进行创作,涌现出了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写作者。比如,中国作协会员的李路平,江西省作协会员刘理海、陈洪英、邓小川、欧阳国等毕业生,均有大量作品发表在《诗刊》《散文》《中国诗歌》《十月》等文学刊物上,不少毕业生走出校门不久就结集出版了诗集和散文集。

井冈山大学写作人才“井喷”的现象,也引起了省作协主席李小军的关注。他表示:“近些年来,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注重在学生中培养有潜力、有希望的文学苗子,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出现了在全省青年作家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才俊。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与当地作协组织紧密协作,这种教学、培养模式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探索了一条培养文学人才的有效路径。”

本报记者 李 芳

井冈山大学研究生(井冈山大学研究生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井冈山大学研究生(井冈山大学研究生院)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