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她是一名90后护士,2020年新冠疫情初起时,曾作为天津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前往武汉“红区”奋战52天,这一次,她又报名参战”津城大筛”,守护津城。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1月9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医院组建核酸采样队支援河西区及东丽区核酸采样工作,1小时之内,71名护士组成的核酸采样队伍集结完毕,并迅速抵达支援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刘蕊便是其中一员,当天下午,她和同事们抵达东丽区华明镇,开展核酸采集任务。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刘蕊说,接到通知时,她刚从单位回到家中。“其他的同事也是,有的正在休假,有的在岗值班,有的刚下夜班。”所有人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返回岗位。下午5点半,刘蕊已经穿好防护服,在采样点位上为市民们采集核酸。

三九时节、寒风凛冽,结束任务时,已经是转天早上6点。“会冷,会累,但是说实话,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谈不上辛苦,更何况如果没有其他社区人员、志愿者的努力,以及市民们的配合,我们寸步难行。为打赢这场仗,所有人都在努力。”

回归 再出发

1月10日晚,肿瘤医院再次接到通知,继续组建核酸采集队,支援管控区津南区双港镇开展核酸采集大筛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回答。97名队员准时集结,再出发。

虽然忙碌了一夜,在家仅休息了几个小时,接到通知后,刘蕊再次加入到支援队伍中,第一时间返回单位。当天晚上8点多,刘蕊抵达津南区双港镇顺和园小区,全心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刘蕊说,最初的两天,她们开启了“连轴转”模式,虽然天气寒冷,但市民们一声声感谢和辛苦,都让她倍感温暖。1月12日,在津南区善和园采集点,刘蕊为一位女士做完核酸采样以后,对方特地从怀里掏出两瓶热水递给了刘蕊和队友:“晚上太冷了,这是给你们带的,你们用来暖暖手。”刘蕊说,每次参加支援行动,最感动的就是大家的理解肯定和温暖之举。

1月14日,刘蕊抵达津南区辛庄镇鑫喆花园小区,这里是封控区,需要入户为市民采集核酸。“其实,穿着防护服行走是很消耗体力的。”刘蕊说,采样间隙,她一度感到眼花、憋气,靠在墙上休息了一会,想着后面没几户了,就咬牙坚持工作。“不仅是我,还有队员入户所在楼栋没有电梯,需要一层层爬楼。”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挨家挨户进行核酸采集,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但是每一个人,都坚守阵地,没有人喊累。”

这一次 为家乡人民

从1月9日至今,刘蕊已经连续参加了不同批次的核酸采样支援工作,出生于1994年的刘蕊,别看年龄不大,在抗击疫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她是天津市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成员之一,在湖北武汉武钢第二医院“红区”奋战52天,负责核对病患姓名和床号、发放口服药、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以及相关治疗等工作,“护目镜会使我们看不清血管,戴双层手套又增加了穿刺难度。”刘蕊说。“在去武汉之前,我从没有接触过防护服,如今再回忆起来那段岁月,似乎加了时间滤镜,虽然有些画面已经模糊,但也正是凭借那段经历,让我在这次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一些。”刘蕊说。

作为小组长,每次采集核酸前,刘蕊都会细心地帮队员们检查防护服的严密性,结束任务后,她会提醒大家返回驻地也要按照“流程”操作才可以休息。刘蕊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在武汉期间总结的经验。

对刘蕊而言,时隔两年,再次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这一次,为家乡人民而战,为助力津城平安贡献力量。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