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2023)



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2023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下文简称“枫泾中学”)体育教师李宁至今记得,教师生涯中带教的第一支校队。

“当时条件相当艰苦。”李宁表示,没有体育馆,大就在采光板盖的毽球房里训练;暑假里天气炎热,每天36、37摄氏度的天气李宁和学生们流汗不止,一天能换两三身衣服;李宁戴的钢带手表,到毽球房是要摘掉的,要不然会烫烫地贴着她的手腕。

那一年,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这支校队在练习了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金山区阳光体育毽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想出成绩,付出的就一定要比别人多。”这是李宁对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她和队员们做到了。

不断努力 带出一流队伍

2004年,为发展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枫泾中学引进了国家腾球队正式队员李宁,让其负责开发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毽球项目,计划用数年时间,将毽球项目打造成枫泾中学特色品牌。

那时,学校没有毽球基础,因此,对于李宁来说,一切都是“白手起家”。

李宁从初中部、高中部分别挑选了一些“苗子”,利用放学后、双休日、寒暑假进行毽球基本功的训练。比如,比赛开始时的准备姿势,就分为“一般准备姿势”“防守准备姿势”“拦网准备姿势”三种,每一种,她都要带领学生练习几十遍、上百遍,直到队员能随时准备向任何一个方向,用尽量短的时间,做最快的起动、移动为止。

训练是枯燥的,艰苦的。在超强的训练中,李宁的腰椎老伤发作了。可是,刚刚起步的训练又不能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不仅之前的训练“前功尽弃”,而且,刚刚组建的毽球队就会解散,再要组织起来,就难了。于是,李宁老师就趴在乒乓桌上,试图让腰受力小一些,坚持给小队员训练。

队员们被李宁的毅力所感动,训练更加刻苦。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枫泾中学组建毽球队的第2年,也就是2005年,在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李宁和她的队员为金山区、为枫泾中学,捧回了毽球比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的奖杯。至今,李宁和她的队伍为枫泾中学、为金山区、为上海市、为中国捧回了无数奖杯。

动足脑筋 编《毽球》等校本

李宁是个特别会“动脑筋”的毽球教练。

每次上课,李宁都会设计好训练方案,每个环节做哪些基本功训练,做几组,时长多少,想达到什么目的,她事先都会反复思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带队比赛、观摩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毽球运动的认识,形成了自己对毽球训练的一套方法。于是,她开始编撰校本。

2008年,李宁编写了校本《毽球》,不仅用它训练枫泾中学毽球队,还用它对体育组老师进行毽球运动的启蒙培训。2013年,她参与了由张伟、从群主持的《通往毽球之路(基础篇)》一书的编撰工作。该书对毽球运动的起源、基本技术、个人战术、“阅读”毽球比赛、毽球文化传承、毽球竞赛规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尤其是敏锐地洞察出现行毽球运动中的盲区,提出毽球文化的传承及其体现的缺失,提出“礼仪在先、礼让为上”既是韬略又是美德的战略思想。

该书出版后,迅速引起国内毽球界的强烈反响,有关专家评论此书“敢于创新、勇于开拓”。

体教融合 督促学生学习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李宁对学生们的教育态度,应是‘严爱有加’。”枫泾中学校长沈华表示,李宁对学生们,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朋友,学生们在她的培养下,不仅提升了毽球水平,还受到她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的影响,在运动中变得更加坚忍不拔,“这种体育精神,对学习也有帮助。”

李宁在带学生们训练的过程中,坚持让学生们先完成作业,再进行训练,并告诉他们,要将“学”与“训”进行平衡,不能“捡了这个丢了那个”。

“‘体’与‘教’是密不可分的。体育好,可以为学习带来好的身体,培养顽强的精神;学习好,也可以促进体育课程的学习。我常常引导学生,对于二者,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同时抓牢,全面发展。”李宁称,希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作为校领导,我希望李宁老师能在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继续带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沈华表示。

来源:周到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202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华东师范大学研招网2023)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